上图:林雪枫(中)近照。作家纪金鹏(右二)作家张法祥(左2)。
■文/林雪枫
人生到了一定阶段,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可能是上天规划好的。俗话不俗,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这虽是宿命论或称之为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使然,但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不无道理的。什么人什么时空该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或视野里,好像是上天拟就的。你急不得,也等不来。
近两三年来,我与纪金鹏先生隔三差五的热联起来。他不止一次的感叹:兄弟,相见恨晚也!我答:是么,怕未必吧?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就结识了,只是中断联系的太久似曾遗忘了。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样子,我写的一篇短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上,新乡电台电视台相关栏目同时采用。不久宣传战线广电系统举办了一次由什么牌子水泥冠名的大奖赛,我获了个二等奖(也许一等,记不得了),纪先生的什么作品也榜上有名。只记得是在军分区礼堂开的会,领的奖。会后乘大轿车到当时北站水泥厂参观采风,我俩同台领奖,同车前往,一路上谈笑风生,亲如知己。记得午宴上还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相处甚欢。那时的纪科长小四十岁,打着红领带,英姿勃发,红润瘦长脸,无一道皱纹。我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老子天下第一的青苹果之年。虽说当时我已是市直机关科级干部,但他是大名鼎鼎的邮电局科长,比我名气大多了!遗憾的是握别后各忙各的,再无联系,二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现在都成了两鬓斑白、牙齿不全的小老头了,竞屡屡呈现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场景。
如歌的岁月悄然到了2016年,功成名就的纪先生不时出现在各种社团组织的座谈会、联谊会上。他一边向朋友签名售书《壶说八道》,一边漫谈人生,富有哲理地侃侃而谈,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而我呢,也陆陆续续地不断受邀参加此类研讨,席间也是谈天说地,无所不及,位卑未敢忘忧国啊!不期而遇和纪老师常坐在一起,总被他的音容笑貌所吸引、所打动,脑海里翻腾着似曾相识的一幕幕……
有道是:人可无大款,不可无大节;人可无高位,不可无高趣;人可无厚业,不可无厚情。我认为,纪金鹏先生做到了,践行了。他虽然谈不上大款、高位和厚业,但他有着高雅的兴趣、良好的节操和对人真诚厚道的情怀。退而不休,笔耕不辍,为干部或领导退休后如何安度余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退下来,写点回忆文字,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总结和梳理,使后人传承优良作风和美德,是历史的见证与补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何乐而不为?鉴于此,我很佩服他。
如今,我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早我几年退了,我们均己淡出仕途,变成了日理万机且无功而为的一介草民了。又可以自由自在拿起笔来,想写就写,想划就划(鄙人书法下棋兼写诗),乐此不疲地忙碌着,比先前还忙。这正是,昔有机缘今重逢,微友文友情义浓。丹心为民鼓与呼,激扬文字抒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