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清联
王斯平给我寄来了他新出的诗集:《王斯平的诗》。打开信封,我怔住了,没见过这么小的诗集,我用米达尺量了量,7X14,宽7毫米,高14毫米,在这个诗集开本越出越大越厚越豪的风气里,这个小本反出奇得基尼斯了。我打这个小本一看,不单小,还十分简陋,包括封面封底一共只22个页码,没序文没后记,连目录也省了,开宗明义即作者短诗18首,封底缀一园形标记牧野小型张诗丛,可见非一人。在我接到这个小诗集的几天后,恰逢笫十七届黄河诗会在洛阳召开,我问斯平:你的小诗集,真小的出奇啦?斯平笑了说:大诗人出大本,小诗人出小本嘛!说罢哈哈笑了起来,多可爱的豫北诗汉子呀!

我打开诗集就被第一首诗《送别酒》迷住了,反复诵读,不忍释手。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友情诗,诗人的老朋友赴川任职,在十里长亭执酒相别,双方都有说不完的活,抒不尽的情,十里长亭一碗酒/高高举过眉头/四目相望心沉重/不敢说缘由/一说泪双流,情谊之深,悠然流露。第二节说前去路途的艰险不说蜀道难/只作壮士游牧野古道连蜀道,曾经风雨不言愁,深层次的述说我们都是经过风雨磨练的的人,前面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都不言愁的。第三节是诗的重心也是诗的高潮,由义气相投十数秋/多曾诗酒风前话神州起笔,话神州什么呢也谈官场迷离/也谈国是民忧。可贵的是心到手到,与时俱进地带入友情的当今和现实,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时代风云,家国大事,好一个官场迷离,好一个国是民优,把个人友谊的小情小感一下升华到民族的大情大义,这就是一种超脱。

这是一首小诗,我说这也是一首大诗,它的题材并不新颖,可以说是老掉牙了,同类题材尤其古旧诗词,千千万万,不胜枚举。我的突出感觉是它的中国味,思想、感情和语言都是中国的,具有中国人喜闻乐见的特质。这对近年来一些批评家和诗人一味追求西化、洋化是一种反叛和拆解,尤其它的语言,朴实、明朗、亲切。只身西行图报国/妻儿老小在身后/还有祖坟上的草/还有老家的那座老门搂,不说别离/不说今夜风急雨骤/来,兄弟/再喝一碗酒/咱们搂一,尤其是最后一句搂一搂,朴实与真情,跃然纸上,不禁人使人唏嘘!
近一时期,台湾诗人洛夫先生回顾他的创作经历时谈到,他年轻时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很深,超现实,让人看不懂,后来他认真读了中国的古典诗词,才悟到还是要回到中国来,从中国的古典中吸取营养。旅台的河南偃师籍诗人文晓村也极力倡导诗要健康,明朗,中国三原则。洛夫和一些台湾诗人悟到了,而大陆上的一些人至今仍执迷不误,且越走越远。我读王斯平这首诗时是很兴奋的,有一种就像别离多年的老朋友又回来了的那种感觉。

这个微型小诗集后面的几首诗也是很有特色,且多为人生感悟,都是实实在在的,决非无病呻吟故弄玄虚。如《我不想》、《狗眼看世界》、《人与牲口》、《一棵想家的槐树》、《我们都是小人物》。这些诗说的都是老实话,家常话,感情真挚的话,细品则余味无穷,饱含哲思。尤其写小人物这首,作者写道:就像一棵树上的叶子,谁也比谁大不了多少,不管你在高枝上或低枝上,不管你是在城里或乡下,其实也都是小人物。作者完全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来平视世人的,也只有平视,只有把自己当作小人物,当作平民的一员,才能洞察人类的大世界的大。我想这也是王斯平作为一个诗人,观察世界观察人生的可贵的起点和终点。
末了,我写这篇小文是对王斯平先生,也是新乡诗人的欣赏和赞赏。我很感动,王斯平和新乡的诗人不以小为小,小中见大,以一挡十,以少许胜多许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

王斯平简介:
王斯平男,1955年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诗歌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新乡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诗集《王斯平的诗》《蓝天 黄土 》、《一棵想家的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