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拾花女人的散文创作

                                           ■ 文 / 张烈鹏

不知什么时候,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每天稍有闲暇,总要打开红袖添香等大型文学网站看个热闹,于是注意到了“拾花女人”这样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更为她笔下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文字所深深打动。

拾花女人是一个佳作迭出的作者。也许是才思敏捷,抑或是勤奋过人,我始终感觉,她的散文创作园地“风景这边独好”。

在我的视野里,她“捧着一方山水”“走过四季”,或是《站在预约的路上,等待春天》,《撑一把花伞读雨》;或是在《月泊中秋》之际,俯身《拾秋》,领略《八月风采》;或是独守《冬夜,与北风对话》,回忆《关于冬天,雪的一些情节》。她面对大自然中“那些阳光、花儿、叶儿”,《在心里种植阳光》。“梦里花开”,她浪漫地认为,心约就是月亮,执着地《在水一方》《守候月亮》,动情地《剪一枚月亮给你》。她“乡思如烟眷眷心”,时时《怀念山里的夜色》,喟叹《孤独,是一壶乡思浸泡的老酒》。她《走过》《苦难、欲望、人生》,“与心灵对话”,《寻找心灵的锉刀》,检验《生命的韧性》……

拾花女人就是这样一路拾花,捡拾起姹紫嫣红的思想之花、智慧之花、艺术之花、生命之花,令春秋陶醉,让读者感动。

综观拾花女人近一年来发表在红袖添香网上的一百多篇散文,它们以写景状物为主,也有忆旧怀人之作。在具体的篇章中,无论是牵涉什么内容、选用何种题材、突出怎样的主题,作者总是以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去观察生活、对待生活、再现生活,总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绘景传情、咏物抒怀、感悟人生,因此,拾花女人的散文就有了深刻的思想,有了丰富的内涵。

一、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作者的笔端,春夏秋冬也罢,雨雪云雾也罢,花鸟虫鱼也罢,日月星辰也罢,万事万物无不蕴含着人生的真谛。

作者由向阳花,“明白了,自然中每一个充满灵性的生命都可以作为一种精神来激励人们,引领人们去追求光明的理想,而不仅仅只有太阳。”“人活着应该有一种信念,有一种追求,有一种精神,就像那太阳花。现在,站在春天的土地上,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去近距离靠近太阳,让我们播下一粒种子,希望它在一种高贵精神的感召中秉承天地的旨意,盛开出一朵朵幸福美丽的向阳花。”(《向阳花》)这就赋予向阳花以精神的意义和厚重的内涵,赋予文章以昂扬的格调和深刻的主题,使人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作者在《杨柳青青情几许》第五篇,由谦谦柳枝,状写了一种隐忍、谦卑、和善的性情,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境界,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之心,从而引发了对生活、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这样,文章自然就有了吸引眼球的亮色,更有了沉甸甸的份量和教人向善的力量。

二、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在拾花女人的心目中,家乡无处不是风景如画,无处不是秀丽宜人。

这里,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幽谷悬壁鬼斧神工,山窗洞开惊天动地,石桥横跨蔚为奇观(《“太行明珠”郭亮行》);这里,“一座古朴的红石屋,便能使文人畅怀,一条古拙的红石道,就能令墨客挥毫,一株小草、一串山花、一枝绿叶、一枚松果,皆可入诗,皆可入画,入诗则清新素淡,入画则典雅拙朴”(《南坪写意》);这里,夜色静谧(《怀念山里的夜色》),山峦秀美(《追寻记忆中的山》)白云朵朵,桃花艳艳;这里,有逸趣之乐,有独得之乐,有感悟之乐(《西山游记》)。

无疑,对于生她养她的故乡,对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拾花女人是打心底里赞美的,也是刻骨铭心眷恋着的,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

“如果春天的阳光一直煦暖,如果夏天的风儿一直爽快,故乡的颜色就永远不会凋谢,故乡的四季就会青春长在,故乡的情韵就会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在。”(《孤独,是一壶乡思浸泡的老酒》)

“我是行走在山里的孩子啊,我的根,我的命,我的血,我的赖以生存的灵魂和思想都是大山给的,离开大山,我的灵魂无以贮藏,离开大山,我的生命无以给养。我是行走在山里的孩子啊,山是永远镌刻在我生命里的印章。”(《我是行走在山里的孩子》)

三、对美好爱情的讴歌。

爱情和死亡是文学作品两大永恒的主题。拾花女人有不少散文也浓墨重彩地写到了爱情。在她看来,“高山流水,双蝶翩飞”的爱情是美好的、真诚的,是应该用心守候的,爱情天长地久,爱情高于一切。

她在《守候月亮》中写道:“心约就是月亮,守候月亮就是守候我们的心约。”“我们的月亮应该是圆圆的,是满满的,应该贮存了四季柔情的丰盈,涵纳了天地精华的完美。虽然它有残缺的时候,而那残缺的空白正好可以填注我们的相思,正好可以让我们用爱的甘泽,去悉心温暖那清寒如玉的蟾宫。”

她在《心舟如梦》中咏叹:“你用心画一叶方舟,用爱做成一支长桨,揖着一个个风花雪月的日子,荡在我生命的河里。于是,我们模糊了四季的界限,开放的视野里只有一个春天在灿烂。”

拾花女人就是这样用心、用情、用一腔赤诚,诠释了爱情的内在要义,筑造了爱情的童话世界,献上了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声声恋歌。

四、对人间亲情的描绘。

也许,每个作家都会写到自己的亲人,拾花女人也不例外。

她在《清明前夕,想起父亲》、《母亲,今天我为您写诗》等一些篇章中,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抒写了可贵的亲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通过她的描绘,我们看到了一个顶风冒雪到校园为女儿送钱以及徘徊在路口歪脖柳下等待女儿回家的慈父的背影,看到了一个总是等孩子们吃饱放碗了自己才肯去刮净锅底充饥的慈母的形象……

这些,固然让作者刻骨铭心,又何尝不令读者热泪潸然!

拾花女人的散文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个性鲜明,品位很高,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唯美”。这种唯美的艺术追求,突出表现在每一篇都彰显着诗情画意,每一篇都给人余音绕梁、品味不尽的艺术享受,而这种形式上的唯美,与作品宣扬真善美的思想内容是有机统一的。具体分析起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独特的视角。

应该说,拾花女人不是人云亦云的。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捡拾朵朵鲜花,以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赋予其独有的审美价值,编织成花团锦簇的艺术世界。

她在雪花飞舞的寒冬,不是瑟瑟发抖、满腹牢骚,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催生奇思妙想:“冬天,是一个做梦的季节。四季芳菲的日子,一切与美丽有关的情节,都与冬天的梦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季节没有冬天的梦想,就不会有莺歌燕舞的春色,就不会有绿树掩映的夏韵,更不会有金黄遍地的秋香。冬天把梦种植在自己的怀抱,在雪花飘舞的情事里孕育另一个花季。”(《关于冬天,雪的一些情节》)这种非同寻常的视角,一下子就使文章有了深度和新意,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同样是在冬天,她面对一剪梅花,不是像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那样赞美它傲立雪中的风骨,而是独具慧眼,发现了它“只有一个方向,在爱的路上,朝圣般地执著。”“用沉静的目光踏过春秋的门槛,在谢尽铅华、疯长着苦寒的隆冬,擎一枝高贵的灵魂与雪相拥。”

作者认为,“梅与雪,虽然不能够四季相随,只是一个季节的邂逅,却每年都要为岁岁相期的约定而彼此相守,虽然相迎的路上充满孤苦和寂寞,虽然相拥的日子总是匆忙而短暂,但是有谁能不说那瞬间的欢愉不是永恒的美丽?”(《梅,飘逸在雪笺上的情诗》)这样通过吟咏梅花来礼赞忠贞不渝的爱情,可谓不落窠臼,美不胜收。

二、全新的结构。

不知拾花女人是不是丹青妙手,但品味她的散文,确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其独创的结构方法是一个重要因素。

拾花女人散文的结构,可以称之为“组画式”,也就是编上序号,将文章分为若干片段,每个片段就是一幅相对独立的图画,但片段之间表现形式统一、内在联系紧密,组合起来,不仅可以完整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而且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有时候,拾花女人还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将几篇文章合起来,写成一组散文,比如在红袖添香网点击率很高的《爱在深秋》,由《秋风》、《秋雨》、《秋霜》、《秋月》、《秋山》、《秋林》、《秋水》、《秋雾》、《秋菊》、《秋阳》十个篇章组成,用的就是拾花女人独有的“组画式”结构。

三、空灵的意境。

拾花女人的散文具有诗歌一般的意境。她偏爱月亮、雪花、梅花、杨柳等意象,这些意象是高雅的、洁净的,也是清亮的、迷人的,这本身就有利于营建一种空灵隽永的意境。

作者的想象能力极强,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时甚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的一切充满了人类的灵性,如《月、花、人》、《喜欢你,却不走近你》、《淡淡菊花香》等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她在运用这些意象的时候,施之以不同的色调,赋予其独特的象征,进行着有序的铺排,展开着反复的咏叹,加之注重留白,用墨不求过实过满,因而每一个字句都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咀嚼的甜头,每一个篇章都能有田园牧歌式的恬静和空灵。

四、典雅的文风。

表现在审美意趣上,就是既有王维的清淡,又有苏轼的释然;既有南唐后主的哀婉,又有易安居士的忧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清新而含蓄。

拾花女人注重从古今诗文中汲取营养,时而像汉赋一样注重铺排,时而像唐诗宋词一样炼字成金,时而像琼瑶小说一般激情飞扬。她爱用长句,而恰是这些长句平添了清清浅浅的意蕴;也爱用问句,而正是这些问句传达了委婉别致的情感。

她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娴熟的,尤其是善于使用排比、比喻、对偶、设问、反问等辞格,这就使得文章有了引人入胜的文采和动人心弦的魅力。

拾花女人的散文创作虽说是刚刚起步,但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审视,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拾花女人的作品,给传统的散文注入了太多的诗歌元素,是对散文写作的一种突破,不妨可以称之为“诗散文”;但它又绝对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散文诗,因为,拾花女人的作品至少在篇幅上、容量上比散文诗要长了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创了长篇散文诗的先河。

除此而外,拾花女人从不写那些容易在网络上流行的低俗文字,她以纯文学作品抢占了网络文学阵地,这对于两者的健康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真诚地期待拾花女人有更多的佳作更多的探索更多的突破。

作者简介:

张烈鹏,安徽省霍邱县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8年开始,先后在《散文百家》、《小说月报》、《微型小说选刊》、《杂文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700多篇,出版散文集《梦中的家园—遥望》、诗歌集《梦中的家园—遥寄》,作品入选《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1卷”、“2012卷”)、《新时文》(“文化卷”)、《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女性卷”、“旅游卷”)、《<党员生活>优秀作品选》、《六安文学60年》(“散文卷”、“短篇小说卷”)等多种选本,荣获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比二等奖、安徽省首届散文大奖赛江淮散文大奖、六安市首届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等奖项,辞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主编的《中国小说家大辞典》和《小小说作家辞典》,文学创作情况被《小小说选刊》、《新安晚报》、《青苹果》、《映山红》、《南飞燕》、《东莞文艺》、《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等报刊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