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伟“出名”还是近几年的事儿。

赵红伟1983年出生于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说起王公庄,嘿,您别看是个农村,可给力了!“南有大芬村,北有王公庄”,是个远近闻名的“画虎村”,素有“中国画虎第一村”的美誉。这里出产的“民权虎”“跑”遍全国,享誉海外。全村1366人就有700多人从事绘画和相关产业。村中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姐妹画家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已辐射带动周边两省三县数千名农民从事农民画创作,形成了以王公庄为龙头的农民画家群,仅北关镇就达1500多人。该村年售绘画作品7万余幅,创产值6300余万元 。每年约有30%的绘画作品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 、美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赵红伟就是这个画家群中较为出色的一个。

要说赵红伟,还得从他的虎画说起,还得让他的画说话。

红伟自幼酷爱绘画,上学时的作业本常常是他的画本。早年就师从豫东当地一位书画名家学习中国画,后又在豫东艺术学校系统学习工笔画理论和绘画技法,开始临摹熊松泉、郎士宁、刘奎龄、冯大中等名人佳作,潜心学习,眼界渐宽,逐渐转向工笔老虎的创作。2005年以来,红伟先后得到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画虎名家冯大中先生、孟祥顺先生、赵宁安先生的悉心指导,创作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且有突破性进展。其作品《铁骨雪身寒,曾为梅花醉》在2007年第二届“嵩阳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文化进步奖;《梅花醉》在2008年“金九福”杯全国书画电视大赛中获三等奖;《双鹿图》在河南省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获优秀奖;《志存高远》、《双雄图》双双入展河南省首届画虎展。红伟本人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个在业界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现在他已是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红伟画画总是达到忘我的境界,全副身心的投入,而且总是在不断的完善中超越自我,涅槃自己。在临摹阶段,他刻意追求形似,追古思今,一丝不苟。在几经名家指点之后,他便在画虎中,既力求造型准确,又尽力舒展线条的张力,适度夸张构图的魅力。在技法上,极尽追求中西意蕴的结合,侧重写实,表现动物的灵动和灵性,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尤其是在动物的毛皮表现技法上,多采用偏锋和散锋,先淡后重,层层加深,染出结构,增强质感。使整幅作品神形兼备,雅俗共赏,展现出别出一格的艺术风格。

红伟画虎,敢于创新,与众不同。创作中,他不只一味追求绘画的表现形式,而是致力于追求神似,强调对绘画内涵的传达和画家精神特质的寄托和渗透。有两个小故事,说来足以这一点。有一次,他在镇上框式装裱了一幅工笔小品画《京巴狗》。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只小狗跟着狂吠,不一会儿就引来一群小狗,蹦着跳着,围着他狂吠,把他吓了一跳。听到叫声出来的主人一看,十分惊奇地笑了:“不愿俺,是你画的太像了,小狗当真的了!”另一次更有趣:他应约为一个客户画一套十二生肖图,第一个老鼠刚画好,正巧有事外出,可当他办完事回来就傻眼了。原来,他家的小花猫把那张画抓得稀烂。哭笑不得的他只好重新再画。

这就是赵红伟。一个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画家。可是,每当他面对自己刚刚创作出的画作时,总是感到有这样和那样的不满足。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艺无止境。我还年轻,我的艺术探索之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我去学,去探索,去追求。我要以人为师,以道为师,以自然为师,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专心、细心、精心、耐心、静心、全副身心的创作出每一幅画作,脚踏实地的描绘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小伙子说的豪气,做的大气,画的灵气。我们期待着,期待着早日看到他那“一片天空”中不断涌现的虎跃龙腾的祥云!

            赵红伟的《双鹿图》在河南省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