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一个叫“贤逸斋”的画廊悄悄开张,没邀请一个名流,也没邀请一个政要人物,只有几个员工,燃放了一挂炮,在路边的树上挂了两面红旗,员工自己送了三四盆青青绿绿的花草,放在门前这么开张了。

   一、新乡—书画之乡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书画大省,一个是山东,一个是河南。
   新乡古牧野,是河南省著名的书画之乡。比如:目前最有名气与潜力的画家侯德昌,是我们新乡辉县人。有人做过统计,侯老的山水“京郊金秋图”,是挂在人民大会堂中,在大会堂众多作品中,中央领导人和政要人物在此合影次数最多的一幅画,几代领导人,比如:江泽民、胡锦涛、新上任的习总书记,都喜欢在此合影。

   新乡南太行的山水云天,悬崖峭壁,古老而又大气,饱经沧桑的岁月,孕育了这块风华宝地。全国各大院校美术系、著名画家、众多艺术家来此写生、绘画、体验生活。
新乡是豫北重镇,以其深沉厚重、大气质朴,坦坦荡荡的胸怀,接纳孕育、滋润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画家......从这块风水宝地,立足中原,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乡的画廊,书画装裱业,也是河南的一朵奇葩。这个中小城市的各种画廊,装裱店,美术书法培训班......从繁华热闹的寸土寸金的老城隍庙、渭水之滨的龙湾艺术圈,到数以千家万户、平民百姓的小胡同,棚户区中,都有着各种书法美术培训的小门脸,小广告。都像南太行百丈悬崖、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生长的那许许多多蓬勃怒放万难不死是山菊花。展示着自己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她好似我们新乡人的性格,不辞劳苦、历经风霜雨雪,寒冬酷暑,不争不闹,不娆不艳,却表现着自己生命力,用自己春天的几片绿,秋天的几朵花,在红红的万丈石崖上,漫漫的黄土高坡上,衬托,补白。

   她不管是在路边小河沟旁,甚至农家的石板房顶上,怪石嶙峋的围墙上,为单调,寂寞,空灵的大山奉献自己的质朴之美,为老百姓平淡、平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奔波劳碌中,让你暂停休息片刻,会体会到有一点温和,有一点惊喜,有一点感慨,有一点惊讶……
 
   小店开的有点仓促,没有装修,更别说豪华装修了。老房子墙上的壁纸斑斑驳驳,有的裂开了缝,有的翘起了角,用点胶水,用点涂料修补一下。

   斋主于贤娇说,重修装修,不是不可以,但是每一次的装修都需要用许许多多的材料,这会产生许多垃圾,也会浪费许多国家的宝贵资源。这不符合习总书记提倡的环保文明、节约节俭的思想。也会对新乡市双文明城市建设产生副作用。另外,顾客来是要求我们的装裱工艺和质量的,是来欣赏的,买我们的山水花鸟画的,把钱省下来,把成本省下来,让顾客用少的钱买到最美的画,用低的付出,得到最满意的书画装裱艺术回报。

   二、为新乡地域文化鼓与呼
   在这几十平方米的画廊中,顾客惊奇的发现,这个有点寒酸、简朴的小店中,不仅有全国名家的书法绘画作品,也有本省、本市顶尖级名家的作品。而最多的是我们新乡市的本土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记者惊奇的发现,这里有全国知名、中原国画领军人物、新乡美协主席杨淼的作品,这幅作品以杨淼先生最擅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画。这幅作品,是杨淼主席的一幅新作,是首次在小店里出现。

   当记者问起店主何时收藏,从哪里收藏到此作品时。他只是微笑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说,我喜欢杨先生的作品,他是河南大学八八级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做为焦作地区当年招收的艺术生中,他是唯一的佼佼者,以优异的成绩迈入河南大学这座百年老校。

   杨先生是学油画出身,有深厚的西方美术功底。并且在考入河南大学前,他就是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在焦作地区就颇有建树。
   杨先生出身文化世家,他的哥哥是焦作一位著名的作家。搞绘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光会画几笔不难,但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作品可读性不强,没有韵味,没有张力。

   比如杨先生的获奖作品“江河水”,大气、深沉、厚重......了了几笔绘出了流淌不息的江河之水。画面广袤辽阔的万千水域旋转,奔放,沉缓流淌着......一准是顽石,奇石,怪石,碎石等的老者?壮士?远古?现代?是何人物,是何身份。你都不曾去遐想......

   你会站到这幅画面前,引起久久的沉思,任思想飞绪......
   作者是表达中原大地农民的历久百难不死,还是国人的悲怆怒号的天问,还是如泣如诉的呐喊,是悲壮、是无望、是不屈、是与世抗争的哀歌......

   那沉重岩石般的头颅,已深深埋在怀里。那似钢筋铁骨的五指,要把天地日月的琴弦拨断,那宛如满月的弦弓,爆发出奔流不息、咆哮山谷 、冲撞石崖之势,震撼人心。

   真的,站在这幅作品前,除了震撼,除了感动,除了畅想,除了仰天长啸之外......你还能说些什么呢?
   杨先生的“三人行”,还有表达革命题材的军人作品,每幅人物画都令人感到大气,震撼。当然,杨淼的花鸟画,也独具一格,不似士大夫那种小巧世俗的作品,媚俗。他那么热烈夸张奔发的笔能,表达了生活气息浓,表达了热情向上,生活美好,讴歌新时代的景象,让人爱不释手。杨先生的作品很有收藏价值。

   哦,这一幅中堂是齐白石先生的弟子——是已故老人李霞生老先生的作品吗?这是一幅中堂带对子的作品,画面已微微发黄,但那白石遗风的大气,令记者忍不住问于先生:“这是真迹吗?”
“当然,这肯定是真迹,”小于开玩笑说:“你很有福,这几幅作品,今天只是开业展示一下,我是不会出售的。”

   他说,我有个想法,我想陆续把我们新乡市,或新乡籍的名人字画收藏尽可能多些,将来办个新乡名人、名画和名书法展,或办个收藏展览馆。比如:书法家冯志福先生、草书大家刘森堂、以故画家吴焕章、张一甫等等。作为新乡地域文化的一种学习和传承,宣传和发扬,我想努力为新乡做点贡献。

   三、收藏新乡作家作品—展示新乡人的风貌
    在一个有点简单,有点不起眼的书架上,记者还发现了许多书籍,这些书中,有新乡籍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有原《新乡日报》总编高国新的长篇小说,有市人事局以步行走大运河、走黄河的名作家李耀华的作品,还有日报社的王振平,电力行业的张纪清等等。当然也有斋主于贤娇的几本专著。

   他说,我不管他们的作品名气大小,但他们是我们新乡人的作家,是我们新乡人的骄傲。我的心愿就是宣传新乡人,歌颂新乡人。而这些老师们,都在为新乡的文化传承,为新乡公民的素质提升做着自己的努力。通过学习他们,也激励我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我们这块有着古老南太行,古老的大运河,古牧野......也有的今天拔地而起的千万栋高楼,一座座繁华气派的商业城,正在兴建的五大名湖......这个新型、气派、温和、日新月异、特别适合人类居住的新型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

    此话,道出了一个新乡普通公民的心声。